目前,我国尿毒症人群已达300多万,并以每年超过10%的速度逐年攀升。
尿毒症是怎么来的呢?
主要来源于慢性肾脏病,我国有1.3亿慢性肾脏病患者(其中10%的患者确诊)。慢性肾脏病患者中,进展到尿毒症的约占5%-10%.
5%-10%多吗?不算多也不算少。但肾活检人群中,尿毒症发生率则高达20%-50%,更令人瞩目。
并非所有肾友都会进展到尿毒症,尿毒症会盯上哪些肾友?
我看了看我们医院今年一年(除外最后一周),首次就诊的患者中,72.90%的患者,肌酐已经高了。
不止我院如此,一项对全国肾内科的调查研究显示,2/3的患者,在首次进入肾内科就诊时已经进展到了肾衰。
这是一项很沉重的数据。肾内科的患者,肾衰占据大半。
大家可能也觉得,认识的病友很多是肌酐高了的。但事实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大部分(60%以上)的慢性肾脏病患者,肾功能尚未受损。只是这部分肾友往往不看肾内科,与咱们肾科的医患较少接触。
肾衰患者住院时,我们首先要记录病史。在询问病史的过程中,我发现,大多肾衰患者属于3类:
1. 刚发现肾衰(大多不到一年)
2. 病史有多年空白(复查和治疗有几年中断)
3. 未曾到专业的肾内科就诊(而是在诊所或基层医院的大内科拿药)
第一类是发现晚,后两类是重视晚,都属于尿毒症高风险人群。在记录病史的过程中,他们常常流露出悔意。
从肾脏的肾小球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漏出尿蛋白和红细胞),到毛细血管大范围硬化(肌酐升高),中间的发展时间短也有数年、长则十年以上。如果重视得早,及时缓解,肾内科断无可能落到肾衰患者占据大半的地步!
马后炮已是无用,该治的还得治,都得好好活下去不是,我们把眼光看向未来:
这不一定,肾衰有几种结局:
1. 最好:完全逆转,肾功能恢复正常
这部分患者伴有急性因素、进展快,比如3.5g以上的大量蛋白尿、高血压、细胞性新月体、感染、缺血性肾病等等。在发现晚的患者之中常见,他们往往忽视了这些急性因素。
2. 尚可:部分逆转
慢性肾功能衰竭,都伴有一部分可逆性肾损伤(增生、发炎、水肿等等),将其缓解后,肾功能在数周内可得到部分逆转。
虽然不能完全恢复正常,未来的饮食生活方式也受到一定限制,但肌酐只要还未发展到晚期,依然可以远离尿毒症。
3. 最差:部分逆转后,仍然继续进展
如果肌酐已经慢性进展到了晚期,便是这种情况。肾功能可以得到部分逆转,但仍然没有逆转到早中期、仍处于晚期,那么医疗干预的目的是将尿毒症推迟,这是尿毒症风险最大的一种情况。
比如一人肾小球滤过率20(一般降到10以下进入透析),未干预状态下每年下降5个单位,也就是2年后透析。
他在部分逆转后,滤过率回到30,仍然在晚期,滤过率仍会继续下降。而通过医疗干预将滤过率控制到每年下降2个单位(理想情况是控制到接近肾脏的衰老速度1个单位/年),那么距离透析的预期时间还有15年。
当然,这是举个例子,每位患者病因和可逆性损伤不同,会有差异。这里要表达的是:无论处于1-5期哪个时期,即使是最差的情况,肾功能依然有治疗价值,只是越早干预则获益越大。
最后,除了发现晚、重视晚的患者之外,还有两种患者也非常容易被尿毒症盯上:24尿蛋白定量高于3.5克长期不缓解的患者,以及收缩压(高压)长期>160mmHg的患者,进展速度非常快,即使肾功能在早期,也可在5年内发展到终末期尿毒症,请务必与主管大夫密切配合,脱离高风险。
文章内容有限,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疾病信息,可以点击咨询,也可以直接网上预约挂号。请注意:咨询建议不可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