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病发展到尿毒症期阶段,在一些相关指标及患者自身的症状都会发生变化:
比如肌酐超过707,尿酸、尿素氮、胱抑素C等相关指标也会升高明显,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到14以下还会伴有明显的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代谢异常症状,电解质紊乱会出现高钾血症、钙磷代谢紊乱等症状,促红生成素减少,易发贫血、营养不良,肠胃系统受损会引起恶心、呕吐等情况等等。
基于指标与症状的加重,常规的用药治疗已不能完全加速毒素的代谢,为帮助肾脏留出生存空间,透析治疗是一种比较合理的方式。但尿毒症必须要透析吗?
肌酐高不是判断透析的唯一标准
当肌酐已超过707,甚至刚达到五六百的时候,多数人想的治疗方案就是进行透析包括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等。
虽然肌酐是衡量尿毒症的指标之一,但不是决定透析的唯一标准。
是否透析,除了看肌酐、肾小球滤过率,还要看两方面:
并发症的好坏
有些患者肌酐达到一千也可能不用透析,但有些患者刚到700就必须要透析。其中并发症的好坏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肾病中后期最常发的并发症有两点:高钾血症、钙磷代谢紊乱还有贫血。
高钾血症严重时会造成心律过缓,钙磷代谢紊乱,造成钙流失,血磷增加,易引发肾性骨病,严重时甚至营养走路。贫血也是肾衰竭、尿毒症阶段常发并发症之一,会加速病情进展。这些并发症难以控制,就需要透析治疗。
患者体质及年龄
透析治疗分为多种类型,包括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床旁血滤,相对来说,床旁血滤比其他两类透析对剩余肾功能造成的损害更小。有些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自身体质已经较弱,且多伴有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病,即使没有其他严重并发症,一般也建议透析。
文章内容有限,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疾病信息,可以点击咨询,也可以直接网上预约挂号。请注意:咨询建议不可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