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类常见肾病,尿毒症风险排名出炉!

来源:济南肾病医院 时间:2024-02-18 16:37:41

   导致尿毒症的原因中,慢性肾小球损伤类型肾病目前占到第二位,约占到三分之一。

  临床上,肾小球类型的肾病也是比较常见的肾病之一,十个患者中大约有一半都是肾小球出现了明确损失,早期多表现为尿潜血、尿蛋白的症状。

 

  肾小球出现纤维化一定会发生肾衰竭吗?

  相对来说,肾小球的损伤引起的肾功能的下降,算是比较容易控制的一种类型。早期几乎没有肾小球发现纤维化,肾功能损伤比较轻,进展速度较慢,及时诊治有一定恢复的机会,不再复发。中期部分肾小球发生纤维化、硬化,发展到肾功能不全阶段,但一般损伤不过半,肾功能依然发挥积极作用,比较好控制的,但需警惕反复复发,导致进一步恶化,发生肾衰竭的情况。

  虽然说肾脏一旦发生实质性损害后不可逆转,但是可控的。肾小球出现纤维化,也不代表一定会肾衰竭,必须要看整体的控制情况,其中不乏一些患者维持20多年仍然稳定在肾病中期阶段,没有肾衰竭的迹象。

  只要严格规范的控制,即使发展到中期阶段,尿毒症的风险也不会高。

 

  哪些肾病属于肾小球损伤的类型?

  常见的排在前五名的肾病包括:

  狼疮性肾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活跃,破坏自身免疫系统的同时会累及到肾脏组织,造成肾功能损害。从轻到重的发展大致会经过六个时期,即1期为正常或微小病变期;2期为系膜增殖型;3期局灶增值型;4期为弥漫增值型;5期出现系膜、基底膜同时增生的情况;6期最严重的出现严重硬化。

  狼疮性肾炎同样具有尿蛋白、高血压等症状,早期在规范治疗下,定期随诊,总体的预后情况不错。仅有小部分患者在病情出现反复后,易发生尿毒症,需进行透析或肾移植治疗。

  特发性膜性肾病

  临床常表现为大量蛋白尿、水肿、低蛋白血症为主的肾病综合征。具有有一定的自愈性,约有20%-30%的患者不进行治疗,也可以自发地缓解。相对来说病情整体进程比较缓慢,尿蛋白、高血压是影响肾功能进展的主要因素。

  微小病变

  多发于儿童,也有少部分成年人患病。典型症状同样表现为大量蛋白尿、高度水肿、低蛋白血症。对激素反应比较敏感,儿童患者在服用4周后把尿蛋白明显下降,部分人可转阴。成年人则需要较长时间。防治尿毒症的关键是预防复发,每次复发都会加速肾功能的进一步发展。

  IgA肾病

  影响IgA肾病进展的因素主要是尿蛋白、血压、血肌酐、遗传及病理因素,如果检查已经出现了阶段性肾小球硬化、肾小管萎缩纤维化的情况,则预示着病理类型较重,肾功能恶化风险较高。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主要是一种肾脏病理形态,表现为肾小球出现局灶、节段损伤,简单来说就是局部发生损伤。

 

  五类肾病尿毒症风险排名出炉!结果出乎意料

  此前有过一项深入研究,对5类肾病发生尿毒症的风险进行了研究。

  参与研究的患者的满足这些条件:

  肾小球滤过率(eGFR)平均值在为60 mL/min/1.73 m2左右,年龄平均为43.5岁,男女比例差不多是一比一,人数各占一半。

  经过近五年的追踪研究发现:

  1、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类型肾病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幅度最大,每年下降约1.8 mL/min/1.73 m2/。

  其次是膜性肾病和IgA肾病,均为0.8 mL/min/1.73 m2/,微小病变和狼疮肾的下降速度相对较慢。

  2、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的速度来看,尿毒症风险第一高的无疑是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类型肾病。

  其次是IgA肾病、狼疮性肾炎、膜性肾病和微小病变性肾病。

  由此可见肾小球滤过率的下降,可以表明病情的基本情况,有些类型肾病即使开始病理严重,但只要控制的稳定,保持尿蛋白、血压等稳定, 尿毒症的风险自然也就下降了。

文章内容有限,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疾病信息,可以点击咨询,也可以直接网上预约挂号。请注意:咨询建议不可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关于医院About Hospital

济南肾病医院是一家技术力量雄厚、医疗设备先进的医疗机构。多年来,医院一直致力于中西医结合治疗【详情】

专家风采Medical style

  • 韩伟

    从事肾病防治工作20余年,对各种疑难重症肾脏疾病和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狼疮性肾炎、IG…【详情】

  • 赵凤军

    擅长泌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诊断治疗,担任泌尿科主任多年,数次与国内外泌尿科专家…【详情】

  • 孙荣利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类疑难性肾脏病,能熟练掌握肾脏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病症的…【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