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慢性肾衰竭

来源:济南肾病医院 时间:2022-02-15 13:44:04

  慢性肾衰竭(CRF)是指各种原因造成慢性进行性肾实质损害,致使肾脏明显萎缩,不能维持基本功能,临床出现以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全身各系统受累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微信图片_20220210101556.jpg

  主要病因有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糖尿病肾病、继发性肾小球肾炎、肾小管间质病变、遗传性肾脏疾病以及长期服用解热镇痛剂及接触重金属等。

  1.应力争明确慢性肾衰竭的病因,应搞清楚肾脏损害是以肾小球损害为主,还是以肾间质小管病变为主,抑或以肾血管病变突出,以便根据临床特点,有针对性治疗。

  2.应查明促使慢性肾衰竭肾功能进行性恶化的可逆性因素,如感染,药物性肾损害,代谢性酸中毒,脱水,心力衰竭,血压降低过快,过低等。

  3.应注意寻找加剧慢性肾衰竭肾功能进行性恶化减退的某些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高凝状态,高蛋白质饮食摄入,大量蛋白尿等。

  慢性肾衰竭(CRF)时称尿毒症,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是各种病因引起肾脏损害并进行性恶化,当发展到终末期,肾功能接近于正常10%~15%时,出现一系列的临床综合症状。

  (一)由于肾功能损害多是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不同阶段,有其不同的程度和特点,我国传统地将肾功能水平分成以下几期:

  1.肾功能代偿期 肾小球滤过率(GFR)≥正常值1/2时,血尿素氮和肌酐不升高、体内代谢平衡,不出现症状[血肌酐(Scr)在133~177μmol/L(2mg/dl)]。

  2.肾功能不全期 肾小球滤过率(GFR)<正常值50%以下,血肌酐(Scr)水平上升至177μmol/L(2mg/dl)以上,血尿素氮(BUN)水平升高>7.0mmol/L(20mg/dl),病人有乏力,食欲不振,夜尿多,轻度贫血等症状。

  3.肾功能衰竭期 当内生肌酐清除率(Ccr)下降到20ml/min以下,BUN水平高于17.9~21.4mmol/L(50~60mg/dl),Scr升至442μmol/L(5mg/dl)以上,病人出现贫血,血磷水平上升,血钙下降,代谢性酸中毒,水、电解质紊乱等。

  4.尿毒症终末期 Ccr在10ml/min以下,Scr升至707μmol/L以上,酸中毒明显,出现各系统症状,以致昏迷。

 

文章内容有限,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疾病信息,可以点击咨询,也可以直接网上预约挂号。请注意:咨询建议不可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关于医院About Hospital

济南肾病医院是一家技术力量雄厚、医疗设备先进的医疗机构。多年来,医院一直致力于中西医结合治疗【详情】

专家风采Medical style

  • 韩伟

    从事肾病防治工作20余年,对各种疑难重症肾脏疾病和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狼疮性肾炎、IG…【详情】

  • 赵凤军

    擅长泌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诊断治疗,担任泌尿科主任多年,数次与国内外泌尿科专家…【详情】

  • 孙荣利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类疑难性肾脏病,能熟练掌握肾脏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病症的…【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