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肌酐的4大误区,坑了不少人!

来源:济南肾病医院 时间:2025-06-10 13:56:52

  血肌酐是肾功能检查的主要项目之一,很多患者对它都不陌生。

  在临床中,很多肾友发现自己的血肌酐升高就非常紧张,担心肾功能下降了,而当血肌酐降低时,肾友们就异常欢喜,认为肾功能好转了。

  其实这些都是错误的认知。今天,我们就来盘点关于血肌酐的4大误区。

  1

  血肌酐越低越好

  在肾友看来,血肌酐是个“坏家伙”,降得越低越好,但事实并非如此。血肌酐过低,可能提示患有贫血、营养不良、肌肉萎缩、白血病、尿崩症等疾病。

  一般来说,血肌酐的正常参考范围是44~130μmoI/L。各医院因使用的仪器不同,范围有所波动,但波动不大。

  2

  血肌酐降低是好事

  血肌酐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应肾功能情况,所以有些患者认为血肌酐降低一定是好事,代表着肾功能好转。

  在糖尿病肾病早期,可能会出现肾小球超滤过的情况,此时血肌酐也会降低,但这并不是好事,可能存在肾小球内高压力和肥大。

  可见,血肌酐降低并不一定是好事。

  3

  血肌酐升高都是坏事

  血肌酐是监测患者肾功能最主要的一个指标,但血肌酐升高并不一定是坏事。

  沙坦类药物和普利类药物不仅能降低血压,还能降低尿蛋白,保护肾功能。服用这两类药物会使血肌酐上涨20%左右,但这并不是坏事,而是说明药物起作用了,部分患者数月后肾脏建立起了新的平衡,肌酐会降下来。

  肾友可以这样理解,药物干预让原来超负荷状态的肾小球“偷偷懒”,不至于累病累死。一般来说,服用沙坦类和普利类药物后,只要血肌酐升高程度不超过30%,就不需要停药。

  对于一些非常瘦弱的肾病患者,通过合理饮食和适当运动使得营养状态改善,肌肉含量增多,血肌酐升高,这种情况也是好事,肾友无需担心。

  4

  血肌酐正常则肾功能正常

  部分肾友往往喜欢用血肌酐值的高低衡量肾功能的好坏,认为肌酐正常肾功能就正常,肌酐升高肾功能就受损了,但其实肌酐并没有那么“灵敏”。

  一般来说,只有当肾脏功能受损50%以上时,血肌酐才开始迅速升高;

  当血肌酐在700umol/L以上时,往往提示尿毒症中晚期。

  所以,评估肾功能情况不能只看血肌酐,应结合胱抑素C、尿蛋白、血清尿素氮、血尿酸、肌酐清除率等指标综合评估。

  ——————

  总而言之,血肌酐是评估肾脏健康的常用指标之一,能一定程度上反应肾功能情况,但是肾友们一定不要唯血肌酐论,否则就会陷入误区。

文章内容有限,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疾病信息,可以点击咨询,也可以直接网上预约挂号。请注意:咨询建议不可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关于医院About Hospital

济南肾病医院是一家技术力量雄厚、医疗设备先进的医疗机构。多年来,医院一直致力于中西医结合治疗【详情】

专家风采Medical style

  • 韩伟

    从事肾病防治工作20余年,对各种疑难重症肾脏疾病和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狼疮性肾炎、IG…【详情】

  • 赵凤军

    擅长泌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诊断治疗,担任泌尿科主任多年,数次与国内外泌尿科专家…【详情】

  • 孙荣利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类疑难性肾脏病,能熟练掌握肾脏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病症的…【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