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18年的一项统计资料显示,在因急性肾损伤而住院的患者中,有超过40%的病例是由药物引起的。在这些因吃药引起的急性肾损伤患者中,绝大多数又是中老年人。在这些药物性肾损伤的老年患者中,大多数人的肾功能都已经“自然”衰减了,功能性肾单位的数量和肾脏的整体储备能力都比年轻人要差,这是导致中老人药物性肾损伤高发的生理性原因。
我们都知道,很多中老年人都患有各种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和骨关节炎等,需要常年服用多种药物。服用的药物越多,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就越复杂,产生的不良反应就会成倍增加。肾脏是药物主要的代谢器官之一,具有血流量大、细胞的表面积大和耗氧量大的特点,使得肾脏极易被高浓度的药物所伤害。药物的肾毒性增加,与肾脏的代谢和排泄特性也有着很大的关系。
1、抗生素类
很多人都知道,庆大霉素、链霉素和新霉素具有很强的肾毒性,它们都属于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已经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青霉素类抗生素、头孢类抗生素和喹诺酮类抗生素都有一定的肾毒性;此外,某些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拉米夫定和干扰素等,也具有肾毒性;抗感染药物不能滥用,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2、解热镇痛类
这也是造成急性肾损伤的主要药物大类之一,很多止痛药、感冒药、退烧药中都含有这类药物成分,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双氯芬酸、吲哚美辛、萘普生、塞来昔布等,都具有一定肾脏毒性。
3、抗高血压药
主要是作用于醛固酮系统的抗高血压药,如某些利尿剂、普利类降压药和沙坦类降压药等,都可能引起肾脏损害。
4、中药材
有些中药材以及复方制剂,也具有很强的肾毒性,如雄黄、朱砂、明矾、斑蝥、鱼胆、海马、木防己、汉防己、马兜铃、厚朴、天仙藤、苦丁茶等,都需要慎用。
文章内容有限,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疾病信息,可以点击咨询,也可以直接网上预约挂号。请注意:咨询建议不可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