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尿又多了?3个方法也能帮你稳住尿蛋白

来源:济南肾病医院 时间:2024-04-25 16:51:13

   肾脏病引起的尿蛋白主要与肾脏内存在的炎症反应相关,异常活跃的炎症因子,不断攻击肾小球等肾脏细胞,造成肾小球基底膜的损伤、足细胞增生等等,导致引发大分子蛋白的“出逃”,随尿液排出,造成蛋白尿。

  持续蛋白的漏出,会加大基底膜的空隙,使肾小球损伤越来越严重,大量的肾细胞损伤,加速肾功能硬化进展,升高肾衰竭风险。

 

  因此要控制尿蛋白的升高,还需要从根本上抑制肾脏炎症反应,糖皮质激素药是常用的一类消炎抑制调节免疫的药物。多数类型的肾病存在尿蛋白的症状,都会用到。

  早期足量的激素控制,治疗周期内尿蛋白一般会得到控制。但也有部分患者出现反复的情况,尿蛋白在降到较低水平后,没有持续下降,反而升高,难以彻底好转。

  当发现尿蛋白反复升高后,不少肾友想着先激素加量,或者换其他类型激素。其实如果不是激素存在明显抵抗或依赖的情况,为避免尿蛋白进一步的恶化,先不要着急换药。

  从整体病情来看,注意调节这三个方面,对尿蛋白的稳定及肾功能保护更有益处。

 

  一、对增强自身免疫,加强激素效果

  有些患者用了激素后说对药物不敏感或者过于敏感,减药就复发。一方面是药物的问题,另一方面与自身免疫情况相关。肾功能受损后,我们自身的免疫系统紊乱,需要辅助激素来帮助调节抑制炎症,但如果完全依靠药物,免疫效果肯定不会达到“原有”的健康状态。因此及时在用药时,也需要重视自身免疫力的提升。

  免疫力稳定,炎症反应得到抑制,尿蛋白自然也能保持平稳的水平。提升免疫力,肾友们平时注意不要过度劳累、保持良好心态、平衡日常营养摄入、补充水分、保持良好睡眠。期间保持规律用药,定期复查后一般尿蛋白会得到好转更加稳定。

  二、小心尿蛋白假性升高,注意饮食、感染

  很多肾友们判断尿蛋白是否复发,常常喜欢看尿蛋白加号,看到加号了就认为是复发了。其实这样很容易造成误判。尿常规中尿蛋白指标的检查是单次尿液的随机检查,易受到外在因素的影响,包括饮食、药物、感染等因素。

 

  如果你最近时间没有好好控制蛋白质的摄入,吃了很多高蛋白食物,复查的时候尿蛋白可能会从+到2+或3+,但进一步检查24小时尿蛋白定量有稍微升高,但不会出现明显复发。

  除了饮食,还有药物、感染等情况,如果吃了一些影响肾小球滤过的药物,也可能引起尿蛋白、血肌酐等指标的升高比如一些感冒药,本身发生感冒、扁桃体炎等感染症状,检查时也会发生尿蛋白升高,如果及时纠正这些因素,尿蛋白一般会回落。不用着急换药或加药。

  三、加药可以加免疫抑制剂

  一般肾病早期炎症反应较剧烈,对肾小球的破坏很强。为了尽快抑制住炎症对肾脏细胞的损伤,往往是先采取激素足量冲击的办法,先把炎症控制住,然后再慢慢减药,长期维持观察病情的变化。所以说如果发现尿蛋白反复出现,再把药加回去也就是走老路子的治疗方法。也容易引起后续的反复。

 

  此时也说明激素发挥的作用有限,如果要加药需考虑的不是激素,而是这三方面用药:

  一是免疫抑制剂,加强免疫的效果。比如强效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雷公藤制剂,还有环孢素、他克莫司等等。二是沙坦、普利类药物等具有辅助改善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的药物。三适当的中药调理。当病情趋于稳定,尿蛋白只是有轻微的波动,适当中药如枸杞、党参、黄葵等补充,可以稳定治疗结果,降低复发的风险。

  尿蛋白复发情况不同的肾友,根据自身的情况调节用药,不盲目用药才能起到维持尿蛋不稳定的效果。

文章内容有限,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疾病信息,可以点击咨询,也可以直接网上预约挂号。请注意:咨询建议不可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关于医院About Hospital

济南肾病医院是一家技术力量雄厚、医疗设备先进的医疗机构。多年来,医院一直致力于中西医结合治疗【详情】

专家风采Medical style

  • 韩伟

    从事肾病防治工作20余年,对各种疑难重症肾脏疾病和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狼疮性肾炎、IG…【详情】

  • 赵凤军

    擅长泌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诊断治疗,担任泌尿科主任多年,数次与国内外泌尿科专家…【详情】

  • 孙荣利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类疑难性肾脏病,能熟练掌握肾脏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病症的…【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