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是慢性肾脏病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多项研究显示,贫血不仅影响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会促进肾脏疾病的进展,增加终末期肾脏疾病、心血管事件及死亡风险。
导致肾病患者贫血的主要原因有:促红细胞生成素分泌不足、尿毒症毒素及红细胞抑制因子影响骨髓造血、营养不良、铁缺乏及代谢障碍。
因此要治疗贫血问题,除了使用药物治疗外,还应该改善自身饮食习惯,加强营养管理,避免营养不良的发生。
为预防营养不良及铁缺乏导致贫血,肾友们需要做好营养干预,可以参考以下五点:
01
补充富含铁质的食物
食物中铁的来源主要有两种,一种为动物性食物中的血红素铁,另一种为植物性食物中的非血红素铁。
血红素铁:较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且不容易受膳食中其他因素的影响,是补铁的好选择,富含血红素铁的食物有动物血、红肉类、动物肝脏等。
非血红素铁:人体吸收利用率低,且易受膳食因素影响,所以很多耳熟能详的富含铁的植物性食物如菠菜、木耳、红枣、樱桃等,其实并不能起到很好的补铁效果。
02
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
维生素C有参与造血、促进铁吸收利用的功能,充足的维生素C可以成倍提高铁的吸收率。
吃补铁食物或补充铁剂的同时,多吃点新鲜蔬果,吸收效果会更好。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有柿子椒、芥菜、豌豆苗、柑、橘、橙、柚、鲜枣、猕猴桃、草莓、山楂等。
03
补充优质蛋白质食物
蛋白质缺乏会直接影响血红蛋白的生成,从而导致贫血。保证优质蛋白的摄入,可以凭借其较高的人体吸收利用率,高效地为人体提供造血原料。
优质蛋白食物包括奶类、蛋类、肉类、鱼虾类。每日优质蛋白摄入量应占蛋白质总量的50%以上。
04
注意影响铁吸收的食物
茶中的鞣酸、咖啡中的咖啡因等,都会降低食物中铁的吸收率。因此,在进餐时,应避免饮用这一类的饮品。
还有存在于植物中的植酸、草酸,也会和铁结合而影响铁的吸收率,如菠菜、苋菜、空心菜等,建议先焯水再烹饪。
05
纠正不良饮食习惯
对于挑食、偏食的患者来说,要积极改变不良的个人饮食习惯,进行科学合理的膳食搭配。食物多样是实现合理膳食、均衡营养的基础。
慢性肾脏病患者应保持食物种类丰富多样,建议每日摄入食物种类12种以上,每周达25种以上,合理搭配,才能保证营养素摄入全面和充足。
总之,肾性贫血患者在饮食上应做到营养均衡,注意蛋白质、维生素及铁等元素的合理摄入。科学的营养支持在肾性贫血患者的病情恢复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文章内容有限,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疾病信息,可以点击咨询,也可以直接网上预约挂号。请注意:咨询建议不可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