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肾病治疗的道路上,不少肾友们都犯过一些常见的误区。这些误区可能导致肾病治疗的不彻底,甚至引发更严重的后果。因此,我们有必要澄清这些误区,帮助肾友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肾病。
误区一:将尿蛋白转阴视为治疗终点。尿蛋白转阴确实是一个积极的信号,但它并不意味着肾病已经完全治愈。尿蛋白的转阴只是治疗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性成果,肾病的治疗还需要持续进行,并定期随访以确保病情稳定。否则,肾病复发的风险将会大大增加。
误区二:认为控制尿蛋白全靠药物。事实上,药物在肾病治疗中固然重要,但患者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同样关键。感冒、劳累、怀孕等因素都可能导致尿蛋白的复发或加重,因此患者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避免这些诱发因素。
误区三:对西药或中药存在偏见。有些患者认为西药副作用大,因此拒绝使用;而有些患者则认为中药不顶事,没有治疗效果。实际上,西药和中药在肾病治疗中都有其独特的作用。慢性肾脏病的治疗需要综合使用基础药物和中医药,以取得更好的疗效。
误区四:忽视血尿的危害。虽然一般的镜下血尿并不会直接损害肾脏,但它可能是潜在问题的信号。血尿可能在未来伴发蛋白尿,从而损害肾脏。因此,对于血尿问题,患者也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必要的干预。
误区五:对尿蛋白复发的判断不准确。尿蛋白的波动和复发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只有当尿蛋白超过一定标准时,才能判断为复发。对于波动情况,患者只需要稍作调整,如改善生活方式或调整药物剂量等,即可使尿蛋白恢复正常。
误区六:认为尿蛋白正常后尿泡沫会消失。实际上,尿泡沫的出现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尿液浓缩、尿道内分泌物增多等。因此,即使尿蛋白正常,尿泡沫也可能存在。患者不必过分担心尿泡沫问题,只要尿检结果正常即可。
误区七:认为尿蛋白稳定后肌酐就不会上涨。肌酐的上涨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肾功能下降、感染、高血压等。即使尿蛋白稳定,患者仍需要关注肌酐的变化,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护肾功能。
综上所述,肾病治疗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需要患者和医生共同努力。患者应该正确认识这些误区,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的治疗和随访。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保护肾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文章内容有限,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疾病信息,可以点击咨询,也可以直接网上预约挂号。请注意:咨询建议不可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