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肌酐升高后,很多肾友们都着急先降指标,而不管肾功能,其实先评估下肾功的情况,才是预防病情恶化很关键。
那有的患者说了,医生,如何判断肌酐还能不能降下来?我的肾功能能不能恢复?
首先肌酐升高的情况有两种:急性和慢性。
导致肌酐升高的诱发因素较多。包括急性因素也有慢性因素,因而导致肌酐升高的速度不同。治疗起来也会有差异。
肌酐急性升高,肾脏急性损伤往往可控制!
慢性肾病发展过程中,如遇到急性因素,就可能导致肾功能的急性进展,肌酐迅速升高。
这种情况如果控制得及时,一般是可以扭转的。诱发因素如药物性肾损伤、突发感染、肾脏内梗阻、急性腹泻等因素,这些情况可以通过及时抑制,完全可以扭转,病情稳定后,肌酐也能降下来,肾功能一般不发生实质性的损伤。
重点来了!慢性肾功损伤到底能不能恢复?
肌酐慢性升高,能不能降下来,肾功能能不能恢复有两个判断“金指标”!
虽然肌酐升高后大家希望能尽快降下来,以阻止病情的进一步恶化。但也并非是单纯吃药就能搞定的一件小事。要想长期保持病情的稳定,肌酐处于低水平,还需要系统地分析,来制定的全面的治疗方案,才能有效见效。
临床分析一般包括两个评估标准:
一方面与患者自身病情进展程度挂钩。
本身病情进展比较慢且不是很严重,肌酐是非常有希望降下来的。通常要看发病时间的长短,如果发病时间短,肾脏损伤本身较轻,炎症反应不是很活跃,且水肿、尿蛋白等症状较轻,也没有其他严重并发症时,其实是好控制的。一般通过肾脏彩超监测肾脏血流情况尚好,没有明显萎缩及结构紊乱,这种情况积极治疗完全可以好转。
另一方面看肾脏病理变化程度。
除了肾功能整体的损伤情况,还需要细致地看肾脏细胞的损伤情况。肾性细胞损伤的轻重也决定了病情恢复的程度。
通常是看肾小球和肾小管两类组织细胞损伤情况。
肾病病理观察,多存在肾小球纤维化、硬化发展,有部分表现为弥漫增生、有的表现为新月体、有的为系膜增生等等,也有些患者同时出现三种病理情况。
还有些类型肾病同时伴有肾小管间质性损伤,处理起来往往比较棘手。
多数患者在肾病3期之前,往往只存在肾小球弥漫增生、偶有新月体、系膜细胞增生的情况下,病情还是比较好控制的。肾脏细胞纤维化进展被阻断,肾功能进展速度减缓,肌酐也就比较稳定。
符合以上两个标准,及早地抓住时机也非常关键,如果发现病情后没有找到合适的治疗时机,导致病情被耽误,可能最终结果也会不如人意。
文章内容有限,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疾病信息,可以点击咨询,也可以直接网上预约挂号。请注意:咨询建议不可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