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肌酐看似在肾病圈“名声”较大,与尿毒症关系密切,实际上肌酐只是影响肾病预后比较小的一项因素。与高血压、蛋白尿、贫血等这些症状相比危害并不大。
肌酐升高代表的是体内毒素水平高,肾脏排毒功能在逐渐衰退。虽然大量肌酐蓄积会加重肾脏负担,但即使肌酐降下来,也难以彻底解决肾功能走向衰竭的问题。要保全剩余肾功能,延缓肾衰竭到来的时间,最应该关注的应该是这2方面:
看肾脏体积的大小
每个肾脏由100多万个肾单位组成,每个肾单位又包括肾小球、肾小管、肾小囊三部分,最初形成肾脏组织结构。当任何一个组织细胞出现问题,肾单位也会出现相应损坏,肾脏慢慢开始出现纤维化、硬化的情况,肾脏血流不通,就开始慢慢萎缩。如果萎缩超过一半,完全逆转难度较大。但如果仅有三分之一出现损坏,还是有修复的可能。
还有患者出现肾脏肿大,肌酐升高的情况。主要是肾小球出现高灌注、高滤过的情况,相比萎缩的情况,肿大的情况即使查明诱因治疗,恢复的可能性很大。
所以治疗过程中,除了关注一些重要指标,还要注意监测肾脏的大小,肾脏萎缩往往也是病情加重的信号之一,别忽视。
看肾小球滤过率(GFR)或内生肌酐清除率(Ccr)
其实这两项指标的变化也能侧面反应出肾脏体积的变化,同时,还具有其他指导意义。如判断肾脏的排毒功能,肾功能分期,体内毒素水平等等。(以下两项指标均为字母简称)
GFR的高低一方面反应出肾小球的受损情况,另一方面反应出肾脏整体功能的情况。
Ccr反应的主要是肾脏清除肌酐的快慢,肌酐是多种“毒素”的代表,还有包括尿酸、尿素氮等。
GFR值在60ml/min是一个坎,低于这个值表明肾功能出现实质性损伤,如果稳定在这个值,病情还有回转的余地,但低于这个值,肾功能就会开始迅速衰退,肾衰竭风险增大。
如何尽量降低肾脏萎缩速度,阻止滤过率的下降?还要重视这些治疗:
原发病的治疗
尤其明确存在继发性因素类型的肾病,如糖尿病肾病、痛风肾,先把血糖、尿酸等指标控制好,肌酐、尿蛋白等指标也自然也就降下来了。
尿蛋白、血压高
这两项症状的好坏基本决定了肾功能的走向。如果早期蛋白尿控制的稳定,肾功能进展速度慢,肾衰竭的风险自然也较低。高血压多发生在肾病3期,是肾衰竭前的最后一个阶段。如这两项指标都能稳定住,远离肾衰竭也不是难题。
有些病友病情恶化,并不是多难治,而是易反复。蛋白尿反复往往有两点原因:药不胜症,外在因素如感染等。血压忽高忽低,大多与药物和饮食相关。肾友多下点功夫,掌控好这两点也就成功了一半。
文章内容有限,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疾病信息,可以点击咨询,也可以直接网上预约挂号。请注意:咨询建议不可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