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是机体代谢和排泄药物的重要器官,因此也是药物导致损伤的主要靶器官。而药物是导致急性肾损伤、肾小管间质性肾炎、血肌酐突然飙升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接下来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有关药物性肾损害的相关知识。
为什么会发生药物性肾损伤?
肾脏是很多药物的排泄器官,药物需要通过肾脏排泄出体外,如此一来,药物就要不可避免地与肾脏细胞发生交换和转运等一系列细胞活动。
而肾脏细胞对于这些“外来之物”并不太熟悉,两者交流时就会发生不匹配的信息,影响肾脏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根据学术界的说法,造成药物性肾损伤的原因主要分为3类:
1.药物本身的毒性作用;
2.药物作为抗原引起的超敏反应;
3.药物影响肾脏正常血流量而造成损伤。
哪些药物容易引起肾损伤?
01抗生素
抗生素在各类能够造成肾损伤的药物中排榜首,也就是说,由抗生素引起的肾损伤出现最为频繁。常见能够引起肾损伤的抗生素如:头孢类抗生素、庆大霉素、阿莫西林、万古霉素、克林霉素等。
02解热镇痛药解热镇痛药即平时说的退烧药和止痛药,也属于经常引起肾损伤的一类药物。常见能够引起肾损伤的解热镇痛药如: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氨基比林等。
03抗肿瘤药物抗肿瘤药物也即化疗药物,也可引起肾损伤,常见能够引起肾损伤的抗肿瘤药物如:环磷酰胺、甲氨蝶呤、丝裂霉素等。
04中药随着“马兜铃酸肾病”的曝光,中药安全性问题也越来越受到瞩目。一些中药诸如关木通、广防己、雷公藤、苍耳子等,也有可能引起肾损伤,在使用时需要谨慎考察用法用量,并定期监测。
避免肾损伤,请谨慎用药
药物性肾损伤是真实发生在身边的药物副作用之一,尤其是用量过大、疗程过长、老年人用药、联合用药等情况时,药物性肾损伤的发生概率会增加很多。
因此,我们要好好爱惜我们的肾脏,遵循医嘱按时按量用药,定期监测肾功能,了解肾脏情况,必要时在医生的指导下及时调整用药。用正确的态度对待药物的使用,对肾损伤说“NO”!
文章内容有限,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疾病信息,可以点击咨询,也可以直接网上预约挂号。请注意:咨询建议不可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