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少肾友眼中,慢性肾病是个非常难缠的疾病,说它不好惹,原因有两点:一肾病病程长,一旦沾上想要脱身比较难,多数需要长期服药、管理、复查。二易复发。反复发作是肾病的一大特点,这与肾病的自身特性相关,肾病发病主要与患者自身免疫力相关,免疫力越差,导致肾脏内发生炎症反应,从而损害肾脏功能,此外,免疫力差极易引起感染的情况,是导致肾病反复的重要因素。
对于肾病患者来说,肾病治疗是场“持久战”,在治疗过程中有更多耐心和信心。而避免肾病复发,尽可能保持肾功能稳定,则是这场战役中关键的一个环节。平常心去看待就好。
导致肾病复发的因素常见的有3点,及时针对性解决,不用担心病情恶化。
第一点:诊断不清,甚至漏诊、误诊
慢性肾病种类较多,早期必须明确诊断,才更有利于病情治疗。尤其是肾病综合征类肾病,多数症状表现“三高一低”即大量蛋白尿、大量水肿、高血脂症、低蛋白血症,但不同病理类型受损具体部位不同,治疗自然也不同。
肾穿刺是目前主要诊断病理的手段,但有些患者忌惮肾穿刺的副作用,不愿意,导致诊断不明确,往往错过治疗时机。还有的是患者本身没有认识到肾病的严重性,选择一些小医院,治疗和诊断技术跟不上。
解决办法:首先尽量选择正规的三甲医院,诊断技术比较齐全,不容易出现漏诊、误诊、诊断不清的情况,其次明确诊断的意义。诊断不清不用药是肾病治疗的基本原则,越早诊断清楚越早治疗,对肾功能的恢复越有利。最后除了肾穿刺,还有一些其他技术也可以明确诊断 ,比如检查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可以诊断出膜性肾病、免疫力检查能判断肾病严重程度等,患者可以选择这些检查,不一定要肾穿刺。但也没必要忌惮肾穿刺,一般不会造成对肾脏的损害。
二、对肾病日常养护重视不够
肾病治疗,三分在治七分靠养,除了按时用药治疗,与医生沟通病情,日常的养护也非常关键。多数患者需要在院外进行治疗,日常一些对病情不利的因素要注意改正,对肾功能有利的习惯要保持住。
但有些肾友往往重视病情的治疗,却不在意日常的养护,导致治疗不能全面重视,病情反而越来越糟糕。
日常养护注意远离一些坏习惯,比如滥用药物、高蛋白饮食、作息不规律长期熬夜、吸烟、酗酒、不与医生沟通病情、有症状不及时复查治疗等等。
解决办法:坚持养成一些对肾脏修复有好处的习惯,1、坚持遵循“五低一高”饮食原则,即低盐、低脂、优质低蛋白、低钾、低磷、高纤维饮食。2、保持良好作息习惯,劳逸结合,不要过度劳累以免引起蛋白尿复发。3、坚持适当运动,以增强免疫力、抵抗力,降低感染等复发的风险。
三、不主动观察症状、复查、了解指标
一些肾友出院后自我感觉良好,觉得症状好转了,指标转阴了就觉得病情完全恢复了。不是给大家泼冷水,慢性肾病临床治愈不等于完全好转,这是它固有的特性。肾病与感冒一样,也会偶尔来一次,复发一次,要想长期保持病情的稳定,避免肾功能受损,就需要日常多加注意观察自身的情况,定期复查,追踪各项指标。
解决办法:肾友应该学会主动了解自己的情况,虽然医生是治疗的“一把手”,但身体是自己的。日常学会观察自身的症状,比如水肿、尿液情况包括颜色、形态、尿量、身体状态包括疲乏等情况。定期复查一方面是检查各项指标的变化,另一方面是预防突然复发导致病恶化的手段。必须要查的包括尿常规中的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血常规中的血肌酐、尿酸、尿素氮、胱抑素C,电解质包括血钾、血磷、血钙等,血红蛋白,肾小球滤过率、内存肌酐清除率等。
复查也是治疗的一部分,更是肾病稳定的保障,肾友千万不要偷懒。
文章内容有限,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疾病信息,可以点击咨询,也可以直接网上预约挂号。请注意:咨询建议不可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