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中,白蛋白是重要的血浆蛋白质之一;在尿液中,白蛋白是尿蛋白的主要成分,占尿蛋白的60%左右。很多肾病患者都检查过白蛋白,比如尿液检查中的“尿微量白蛋白”(“微量”二字没有实际意义,可去掉,直接称之为尿白蛋白);以及血液检查中的“血浆白蛋白”。
白蛋白是“火眼金睛”,比尿蛋白更灵敏
尿白蛋白的正常范围值为:<20mg/L。
尿微量白蛋白的测定,是早期发现肾脏病变及随后的治疗监控的重要指标,其特异性和敏感度都比总蛋白高。
尤其是高血压、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患者,特别需要检查尿微量白蛋白。因为这些病在肾脏病变早期,尿蛋白不明显,甚至是正常的,查尿蛋白往往看不出来肾脏损伤。
而白蛋白则在此时则可发挥“火眼金睛”的作用,检查白蛋白能较早发现异常,从而让患者预防肾脏并发症,更早地截断肾衰竭进程。
尿白蛋白的另一项作用,是与“尿肌酐”合作:尿白蛋白/尿肌酐比值(做除法后的结果)可代替24小时尿蛋白定量,化验单次晨尿即可知道24小时尿蛋白定量有多少。
对应关系:
正常范围:
尿白蛋白/肌酐比值低于30mg/g(3mg/mmol)
24小时尿蛋白定量低于150mg(0.15g)
轻度升高:
尿白蛋白/肌酐比值30-300mg/g(3-30mg/mmol)
24小时尿蛋白定量150-500mg(0.15-0.5g)
重度升高:
尿白蛋白/肌酐比值高于300mg/g(30mg/mmol)
4小时尿蛋白定量高于500mg(0.5g)
可以互相转换作为参考。
白蛋白会不会对肾功能产生危害?
目前来看,各国研究人员的试验结果并没有统一结论。少数研究认为白蛋白和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肾功能下降没有明显关系;不过,多数研究认为白蛋白可诱发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导致肾功能下降,是肾病患者进展到尿毒症的因素之一。
总之,尿白蛋白虽是尿蛋白的主要成分,但对肾脏的毒性并不大,白蛋白的意义更多地表现在对肾脏损伤的检查诊断上。
文章内容有限,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疾病信息,可以点击咨询,也可以直接网上预约挂号。请注意:咨询建议不可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