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发展到肾衰后,并发症开始威胁肾脏安全。治疗肾衰竭,就像在恐怖分子的劫持下解救人质,控制住了恐怖分子(并发症),人质(肾脏)才能解救出来。那么,如何在高危环境下保住肾脏这个脆弱的“人质”?有3个并发症须格外注意:
一、肾性高血压
高血压在炎症期就已经暴露出了推动肾病进展的蓬勃野心,进展到肾衰竭后更是肆无忌惮。高血压一方面可导致肾衰竭的急性进展,另一方面推高心血管发病率:心室肥厚、心力衰竭、冠心病等等。
伴有肾性高血压的患者,需要服用普利/沙坦类药物降压。值得注意的是,血肌酐超过256μmol/L后,普利/沙坦类药物更容易引起高血钾和肌酐升高,需要密切监测电解质和肾功能。单药不一定能把肾性高血压降下来,除了普利/沙坦类药物外,多数患者需要联合地平类降压药,偶尔需要短期加用利尿剂,将血压保持在130/80mmHg以下,老年患者可放宽至140或150。
二、肾性贫血
红细胞的产生,需要促红细胞生成素(促红素),而促红素由肾脏分泌。当肾脏受损后,促红素分泌不足,红细胞就会减少,这是肾性贫血的主因。
此时化验血常规会发现,血红蛋白降低了。如此一来,血液的携氧能力降低,导致肾脏以及全身的器官缺血缺氧,加重病情。纠正肾性贫血有三种方式:1. 口服。可以按需要口服罗沙司他,缺铁的患者服用铁剂比如硫酸亚铁等。贫血的时候,经常会有胃部不适和粪便变黑的经历。服用铁补充剂可以缓解胃不适(同时胃部不适会减少铁的吸收量)。维生素C有助于人体吸收铁的能力,所以服用铁剂时,橙汁是有益的。2. 注射。有时口服铁剂效果缓慢,因为身体每天只能从胃肠道吸收最多6毫克铁,这时就要按不同情况肌肉注射苯丙酸诺龙、丙酸睾丸酮。在许多情况下,病人会亏损超过1000毫克的铁,需要数个月来补铁,这时要给予促红细胞生成素(罗沙司他可代替),让红细胞生成率增加,以保证足够的铁。3. 输血。需要注意的是,不是什么时候都可以输的,只有贫血严重、心血管不稳定的情况下才应该输血来应急。这只是治标,过早输血的话,不久后贫血会再出现。
三、代谢性酸中毒
酸中毒常用血液中碳酸氢根(HCO3-)的浓度来表示,有时也称为CO2、CO2结合力,这些指标意义相似。酸中毒是因为肾小管重吸收功能下降引起的,会导致使肾功能下降。酸中毒患者需要口服碱剂,常用的碱剂有枸橼酸钠、碳酸氢钠。相信有部分读者在服用碳酸氢钠,也就是小苏打,可以提高碳酸氢根浓度,更高的碳酸氢根浓度,意味着更好的肾脏病结局。发生严重的酸中毒时,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透析。确实,透析是种很直接的方法,但目前临床上普遍的问题是:2-4期的患者酸中毒纠正不足,5期尿毒症时则过度依赖透析。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这会加快肾脏继续衰竭的速率。希望肾友们重视碳酸氢根(HCO3-)这项指标,它很重要,却常常被肾友们忽视。
最后,慢性肾衰竭并非都是“慢病”,也可出现“急病”,比如短时间内尿蛋白和血肌酐大幅升高,需要使用激素、免疫抑制剂、血浆置换等治疗方法遏止住病情进展。
文章内容有限,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疾病信息,可以点击咨询,也可以直接网上预约挂号。请注意:咨询建议不可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