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查出尿蛋白高多与肾脏细胞肾小球损伤有关系。肾病早期典型症状就是蛋白尿。肾小球受损后基底膜通透性增强,孔隙增大,导致血液中大分子蛋白像漏网之鱼一样漏出到尿液中, 随之尿液张力增大,表面肉眼可看到大量细小的泡沫出现。
大量蛋白持续漏出,会造成肾小球基底膜孔隙越来越大,加速肾小球纤维化甚至硬化的情况。因此避免肾脏整体功能越来越差,必须及时修复肾小球组织,阻止蛋白的漏出。
一方面是保护好肾脏内部的情况,另一方面也要减少外在蛋白质的摄入,以免加重蛋白尿。
降蛋白治疗方面之前说过很多注意事项,不再多说。
今天重点要说下,有大量蛋白尿的情况时,有哪些饮食注意事项?
基本原则——优质低蛋白饮食
低蛋白饮食是肾病“五低一高”的饮食原则中的一项。主要是针对大量蛋白尿患者需要遵守的原则,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量,对改善蛋白持续漏出的情况很有益处,而选择含有优质蛋白质的食物,营养更易消化吸收,降低因蛋白流失出现的营养不良的风险。
大多数患者都能很好的遵守,少部分肾友不是很理解。这里着重强调一点:“低蛋白饮食≠含蛋白低的食物”。低蛋白主要是在摄入量要控制好,而选择还是要选择含优质的蛋白质的食物,更容易消化吸收其中的蛋白质等营养物质。
其实蛋白尿的患者除了限制蛋白质的摄入,没有什么决定不能吃的食物,一些禁忌事项主要是在摄入量上把握好。这两项饮食禁忌,肾友们也该早了解:
蛋白尿伴有水肿、高血压——低盐饮食
大量蛋白漏出会导致血红蛋白下降,引起水钠潴留,造成肾性水肿。低盐饮食有助于减轻水钠潴留,从而减轻水肿对肾脏带来的负担。此外,肾功能不全阶段后,水钠代谢紊乱严重,也会引起血压的升高,因此建议大家肾病初期就注意低盐饮食,对改善蛋白尿、水肿有一定益处。同时也有助于预防高血压的发生。
低盐饮食一方面是在钠盐的摄入量上有严格要求,水肿、高血压严重患者每天食用盐摄入不超过3g。正常情况下不超过5g。另一方面是养成清淡饮食的习惯。除了高盐饮食,还有高脂、辛辣等重口味的食物也要少吃。
蛋白尿伴有高尿酸、高血钾——低嘌呤、低钾饮食
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会陆续出现各种情况,其中毒素水平升高和电解质紊乱是肾病中后期治疗中尤其要重视的两方面。
毒素水平升高主要表现为肌酐、尿酸等指标的升高,电解质紊乱以高血钾、钙磷代谢紊乱症状比较突出。
其中高尿酸比肌酐升高危害更大,沉积肾脏也会直接引起肾功能损伤。减少低嘌呤食物摄入有利于控制尿酸的升高,减轻肾损伤风险。如动物内脏、海鲜、肉汤类都要注意。
电解质紊乱主要表现为高血钾症,高血磷症、酸中毒等等。高血钾严重会引起心律缓慢等情况,不能大意。肾病3期就要开始有意识的限制含钾高的食物摄入,如蔬菜以菌菇和海藻类为主,水果如香蕉、菠萝、芒果及枣等。
正确规范的饮食对病情益处很大,同样不能忽视,肾友们要坚持做好。
文章内容有限,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疾病信息,可以点击咨询,也可以直接网上预约挂号。请注意:咨询建议不可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